2009年6月6日 星期六

about 教育優先區&各種教育組織理論

一、九十六年度教育優先計畫之指標,計有以下六項:

    ()原住民學生比例偏高之學校。

    ()低收入戶、隔代教養、單(寄)親家庭、親子年齡差距過大之學生比例偏高之學校。

    () 國中學習弱勢學生比例偏高之學校。

    ()中途輟學率偏高之學校。

    () 離島或偏遠交通不便之學校。

    (六)教師流動率及代理教師比例偏高之學校。

二、九十六年度教育優先計畫之補助項目,計有以下八項:

    1. 推展親職教育活動。
    2. 補助原住民及離島地區學校辦理學生學習輔導。
    3. 補助學校發展教育特色。
    4. 修繕離島或偏遠地區師生宿舍。
    5. 開辦國小附設幼稚園。
    6. 充實學校基本教學設備。
    7. 充實學童午餐設施。

    (八)發展原住民教育文化特色及充實設備器材。

補充教材

 

組織歷程理論

一、一般系統理論 (General System Theory)

伯塔蘭非 (Von Bertalanffy,1920)

二、社會系統理論 (Social System Theory)

蓋哲 (J. W. Getzels, 1968)

、學習型組織理論 (Learning Organization Theory)

聖吉 (P.Senge,1990)

、加速度組織理論 (Accelerating Organization Theory)

1. 梅拉 (A. Maira,1997)

2. 史考特‧摩根 (P. Scott-Morgan,1997)

、教導型組織理論 (Teaching Organization Theory)

提區 (N. M. Tichy,1997)

柯恩 (E. Cohen,1997)

、知識型組織理論 (Informational-based Organization Theory)

彼得‧杜拉克(P. F. Drucker,1998)

 

一般系統理論

( General System Theory)

一、代表學者

﹝一﹞伯塔蘭非 (Von Bertalanffy,1920)

﹝二﹞休斯及鮑迪齊 (E. F. Huse & J. L. Bowditch,1930)

﹝三﹞鮑登 (K. Boulding,1956)

﹝四﹞巴倫 (F. K. Berrien,1968)

二、一般系統理論的基本構念

﹝一﹞構成要素 (components)

﹝二﹞界限 (boundary)

﹝三﹞開放系統 (open system)

﹝四﹞封閉系統 (close system)

﹝五﹞輸入 (inputs)

﹝六﹞輸出 (outputs)

﹝七﹞目的 (purpose)

﹝八﹞次系統 (subsystem)

﹝九﹞上層系統 (suprasystem)

﹝十﹞平衡 (equilibrium)

﹝十一﹞不平衡 (disequilibrium)

三、一般系統理論的評論

﹝一﹞優點

1.開放系統與封閉系統之概念適用於組織中各單位之分析

2.系統概念允許選擇組織中任一特定層次加以分析

3.組織的研究可兼顧靜態的結構和動態的歷

﹝二﹞缺點

1.可能誤用自然科學的系統模式來評量社會結構

2.系統的界定與評量較為困難

3.系統理論的有關名詞不夠精確

四、一般系統理論的啟示

﹝一﹞行政措施應通盤考慮把握重點

﹝二﹞訂定明確目標實施目標管理

﹝三﹞建立目標共識促進分工合作

﹝四﹞注重回饋作用增進行政績效

﹝五﹞重視訊習輸入提升人員知能

 

 

 

社會系統理論

(Social System Theory)

一、代表學者

﹝一﹞蓋哲 (J. W. Getzels,1968)

﹝二﹞林發姆 (J. M. Lipham,1968)

﹝三﹞康培爾 (R. F. Campbell,1968)

二、主要論點

﹝一﹞組織包括制度和個人兩部分,彼此互動。

﹝二﹞組織和環境是相互影響,應注意這兩部分的合作與調適。

﹝三﹞組織宜兼顧組織目標及成員需求的滿足。

﹝四﹞領導者應兼顧「法定權威」及其他權力如「專業權威」之應用,才能具有

分的影響力。

﹝五﹞領導方式宜隨領導情境而定,採權變式領導。

﹝六﹞人有生理需求亦有心理需求,應加兼顧。

 

學習型組織理論

(Learning Organization Theory)

一、 代表學者:彼得.聖吉 (Peter Senge)

二、 理論要點:

() 學習型組織的背景因素

1. 終生學習社會的來臨

2. 全球經濟競爭的挑戰

3. 渾沌理論典範的興起

() 學習型組織的基本假設

() 學習型組織的核心修練

1. 自我超越

2. 心智模式

3. 共同願景

4. 團隊學習

5. 系統思考

()建立學習型組織的基本條件

1.明確清晰的領導

2.系統思考的能力

3. 跨越機能性的近視

4. 有效的學習團隊

5. 全能的管理者

() 學習型組織應避免的現象

1. 本位主義

2. 敵人在外

3. 負責的幻想

4. 缺乏創意

5. 煮蛙效應

6. 從經驗中學習的錯覺

三、 學習型組織是否適合東方文化

四、 建構學習型組織方法的省思

五、 學習型組織理論與傳統科層組織理論的比較

 

加速度組織理論

(Accelerating Organization Theory)

 

一、代表學者:

梅拉(Arun Maira)

史考特摩根(Peter Scott-Morgan) 

二、代表著作: 

Maira, A. & Scott-Morgan, P. (1997). Accelerating Organization .NY:McGraw-Hill.

 

三、理論產生的背景:

() 彼得‧聖吉的「第五項修練」,代表對西方化約式與個人主義的反動,他大量吸收東方禪學的思想,企圖融合西方的反饋系統,但由於矯枉過正,變成一種浪漫的人文理想,不易在現實世界中實現。

() 再造學派因資訊科技的助力,在九○年代初期大幅躍進,產生令人欣羨的成果,惟經歷五、六年之後,再造學派的侷限亦充分顯現出來。

() 加速度組織,則是以「允厥執中」的立場,脫離思考層次與理想模式等較不著邊際的探討,直接探究組織變革的實際方法與步驟。  

四、理論要點: 

() 從組織成員的認知程度,來檢核組織是否已準備推動變革:

1. 成員是否感覺到變革是必須的。

2. 組織所倡導的變革是適當的。

3. 每個人都知道且覺悟變革這件事。

4. 大家具備達成變革標的之工作技能。

() 組織也有制度或系統支持此一行動。

() 變革的方法,首先由牛頓式策略轉變心智模式為相對論式策略,亦即以比

過往更寬闊的眼光來掃瞄環境,對於任何隱而未現的型態或事情,以更開

放的心胸、柔性與彈性看待。

1. 願景除目標外,更應植入熱望與雄心。

2. 不斷強調核心價值觀,並注意組織的未成文規則。

3. 設計流通性高、障礙性低、結合性強的蜘蛛網式組織,讓全部組織成員均

能參與的環境。 

4. 建構可以支撐變革的系統或制度,如規劃變革的各種推動組織、流程、表

單設計、領導風格及獎勵制度等。

五、加速度組織的特色:

() 綜合「再造學派」與「學習型組織」、效率與創造力、行動與情感、策略

與執行,並紮根於經驗及日常實務,以達成下列目標:

1. 策略性彈性

2. 應變力

3. 隱形槓桿

4. 營運上一致

5. 組織參與

6. 加速學習 

() 強調在組織改革與學習過程中,重視人性面,採取中庸之道。進而發揮下

列各項特色:

1. 重新把焦點放在策略性目標,並激發生生不息的變革活力。

2. 了解組織的未成文規則,並善用其發揮槓桿作用。

3. 同時改變政策及結構,避免變革與績效脫節。

4. 使人成為變革的主人,而非犧牲者。

5. 建立連續學習,致力於維持高績效的心智架構。

( Teaching Organization Theory)

一、 代表學者

提區 (N. M. Tichy)

柯恩 (E. Cohen)

二、 代表著作

The Leadership Engine: How Winning Companies Build Leaders at Every

Level, HarperBusiness ,1997.

中譯:「領導發動機」、「領導引擎」

三、 理論要點

()教導型組織的特質

成功的企業,其高層領導人直接負起培養其他領導人的責任

()成功的領導人都有一套「可傳授的心得」主要包括三部分:

1.想法─領導人對於組織發展有清晰的想法,可以和他人侃侃而談。

2.價值─成功領導人和企業不但有深厚的價值觀,更讓價值觀貫徹在組織的目標與行為之中;領導人身體力行,成為價值的化身。

3.情緒能量與決斷魄力─

(1) 成功的領導人不但本身精力充沛,熱愛挑戰,更主動用熱情與實際行動來激勵,為他人製造正面的情緒能量。

(2) 領導人能擁有面對現實,做出困難決策的能力。

(3) 領導人利用自己的真實故事,具體帶入可傳授的心得,來影響和激勵他人。

()領導人用來激勵他人的三種故事類型,包括:

1. 我是誰(Who I am)─領導人藉個人的故事來闡明自己的成長經驗,以及信念的由來。

2. 我們是誰(Who we are)─領導人要描述的,是組織內員工的共同經驗、行為與信念。

3. 未來故事(Future stories)─成功領導人利用它描繪企業的未來,激發其他人的想像力,吸引人願意為未來而不畏挑戰,勇敢前行。

4.成功領導人都有一套縝密的人才培育方法,以及有效的輔導與教學技巧。而且在做錯時,會坦誠認錯。

 

()領導人最重要的工作:

1. 從過去的經驗學習。

2. 發展出可傳授的心得。

3. 發展出企業如何增加價值、在市場制勝的想法。

4. 灌輸可以幫助組織達成目標的價值觀。

5. 創造正面的情緒能量。

6. 忍痛做出困難的決策。

7. 將所有的要素綜合成為一則生動有力的故事,用來激勵他人勇往直前,追求更好未來。

 

知識型組織─資訊導向組織

(informational-based Organization)

一、代表學者

彼得‧杜拉克( Peter F. Drucker)

 

二、理論要點

(一) 企業組織觀念與結構的變革

1.第一次變革(1895~1905)

(1)管理階層與所有權分離。

(2)管理成為一項專門職業。

2. 第二次變革(1920s~1980s)

指揮控制型組織。

3. 第三次變革(1988~ )

資訊導向之知識型組織。

(二) 推動未來企業走向資訊導向組織的主要力量

1. 人口結構:知識工作者將成為人力資源市場的新主流。

2. 經濟需求:大企業非得不斷地創新,否則很難繼續生存下去。

3. 資訊技術的發展:以電腦處理資訊時,企業的決策過程、管理

結構及做事的方法,均隨之轉型。

資訊導向組織的特徵

(一) 預算編列作業─政策分析作業

(二) 組織結構的改變

1. 經理人的數量及層級大幅刪減。

2. 更需要專業人才,並將其置於作業階層。

3. 服務性幕僚人員大幅減少。

() 運作方式的改變

1. 工作由任務團隊完成。

2. 由研發、製造至行銷的傳統「一貫程序」,已被「同步作業」所取代。

四、資訊導向組織的範例

() 醫院

1. 各部門主管由專業人員兼任,直接向院長負責。

2. 臨時組成的醫療小組會診,小組成員則視個案而定。

() 大型交響樂團

一個樂團只有一位指揮,每位音樂家都直接在樂團指揮的帶領下演奏。

() 英國在印度建立的政府組織英國統制時期的印度政府,公務員不超過1000人,每個地區官員都直接向各省務卿(Coo)負責,遠超過理論上應有的控制幅度。

五、資訊導向組織獨特的管理問題

(一) 專業人員的報酬、績效認定及生涯規劃如何?

(二) 資訊導向組織中,專業人員的升遷機會較傳統組織相對減少。

(三) 傳統組織中,管理人員享有較高薪資及頭銜,而資訊導向組織應大幅改

其原有的價值觀和薪資制度。

() 如何為專業人員描繪出共同願景?

1. 綜觀全局的觀點。

2. 資深專業人員對企業的全貌及努力的方向,都應有共識。

() 如何設計出能充分發揮任務團隊績效的組結構?應透過任務編組來動員人力資源。

() 如何確保高階管理人才的來源、養成及篩選

1. 隨著中階層管理職位大幅減少,高階管理人才如何尋找?

2. 總公司之外成立獨立公司,各自擁有自己的團隊。

 

三、九十六年度教育優先計畫之指標與補助項目對照表

符合 優先 指標

定標準者 指標

可申請之

補助項目


補助項目

一、

原住民學生比例偏高之學校

二、

低收入戶、隔代教養、單()親家庭、親子年齡差距過大之學生比例偏高之學校

三、

國中學習弱勢學生比例偏高之學校

四、

中途輟學率偏高之學校

五、

離島或偏遠交通不便之學校

六、

教師流動率及代理教師比例偏高之學校

    一、推展親職教育活動



    二、補助原住民及離島地區學校辦理學生學習輔導

【限指標一~(一)】




【限離島】


    三、補助學校發展教育特色



    四、修繕離島或偏遠地區師生宿舍



(限教師宿舍))

    五、開辦國小附設幼稚園



    六、充實學校基本教學設備



    七、充實學童午餐設施



    八、發展原住民教育文化特色及充實設備器材







四、補助項目之補助單價表

補助項目 一、

推展親職教育活動

二、

辦理學習弱勢學生之學習輔導

三、

補助學校發展教育特色

四、

修繕離島或偏遠地區師生宿舍

五、

開辦國小附設幼稚園

六、

充實學校基本教學設備

七、

充實學童午餐設施

八、

發展原住民教育文化特色及充實設備器材




推展親職教育活動經費總額最高10萬元。【其中辦理親職教育活動(含講座),最高補助30,000元)】 學習輔導每班每學年最高144節(國中符合指標三者,得申請180節),每節鐘點費國中360元、國小260元。

暑假學習輔導最高補助80節,寒假最高補助20節,鐘點費國中360元,國小320元

發展教育特色限一至二項,

每校每項最高補助

10萬元。

修繕

最高

80萬元

開辦費100萬元 六班

以下

每校

最高

10萬元

午餐廚房 修建

最高100萬元

100人(含)以下,

最高補助15萬元

100人以上,最高補助30萬元

充實設備 50人

以下

20萬元

每班

設備

器材

50萬元

住校生夜間學習輔導

每學期最高144節,輔導費國中每節360元,國小每節260元。

七至

十二班

每校

最高

15萬元

51~

80人

30萬元

設備

最高

30萬元

補助

幼童

專用車

最高

80萬元

81~100人40萬元
行政費每節

20元

十三班

以上

每校

最高

20萬元

101~300人50萬元
新建

教室

每間

150萬元

301人以上最高100萬元




應附修繕計畫及概算表 工程經費離島地區視需要得酌予提高10﹪

直轄市及縣(市)政府應考量學校條件從嚴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