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6月20日 星期六

倫敦路線

(一)問題背景
品德教育,是所有古今中外教育家們最重視的使命。孔子的【論語】及亞里斯多德
之【Nicomachean Ethics】,代表東西方社會對品德教育的理念,兩千年來影響深遠。然而,受到現代化的衝擊,在傳統社會重視品德的體制秩序與資本主義強調物質文明的兩大角力戰中,前者似乎是節節敗退。
1960年代以降,科技的發展速度十倍於歷代,社會運作之各種要素所發生的變化,
規模龐大而超過所熟悉的情況,原先的遊戲規則不得不隨之改變。快速與密集的變遷因素,包括傳統政經環境的劇烈變革、不同價值文化的衝突矛盾、新科技發明的不斷突破…等,皆造成品德教育實行上的盲點。更由於個人主義盛行,自由與權利概念常被誤解與濫用,導致校園與社會問題日趨嚴重,因而對於品德教育的迫切需求再度浮現。過去30年裏,各種各樣的學校教育改革研究和實驗,如火如荼在許多國家開展,從而演變成一種運動,亦稱之為人格教育、品格教育、人本教育、全人教育、優質教育、道德、公民教育、美德教育或者德性教育。
美國中小學教育,由政府輔導與協助下
推行「品格教育」運動(Character EducationMovement)。60年代開始,美國面臨的情況是:不重視教師作為社會和個人價值傳遞者的角色,而偏重其它層面的發展。越來越多的研究文章是在教學技術、策略、模型和技能方面;越來越多的觀點只把一個好教師視為好的教書匠。對「有效能教師」的研究方面取得了不少成果,但「有效能」僅僅定義為學生在基本技能的標準化測驗中的得分,而不是學生的智慧和品德。1987年,美國國家學校聯合會向美國教育部提出「在公立學校塑造品格」的計畫,提出要在全國15,000所學校中加強品格培養。由美國教育部對品格教育計畫進行資助,各州亦要求學校挹注時間及資源於品格教育。此外,品格教育聯盟(Character Education Partnership)等三個全國性組織提出,要把品格發展作為國民
的頭等議程。「民主文明社會的品格構建」白宮會議召開了4次。探討品格教育方面的文獻大量出版。以上皆促使品格教育從90年代開始,迅速擴展成為全國性的運動。
反觀國內,天下雜誌曾於2003年公布的品格教育大調查中,有八成的國中小教師及
家長認為,台灣社會普遍的品格比十年前差,尤其是老師與家長對學生影響力式微,
排名落在電視與網路之後(周祝英,2004)。
其中,政治人物、新聞媒體、電視節目,是危害品格教育的「前三害」。但歷經三年之後,台灣整個社會的品格危機愈趨嚴重,詐騙橫行、卡債風暴、政治人物弊案連連。天下雜誌於2006年初的一項調查中,七成民眾認為台灣人品格正在沈淪(許芳菊、陳慧嬌,2006)。2006年金車教育基金會發表調查指出,近9成小學教師覺得當前最嚴重的校園問題是不尊重師道、品德教育最需加強(張錦弘,2006)。
國內教育體系中,亦因著升學主義的瀰漫,以致五育均衡發展的目標不易落實;而
教育之核心本質:品德培養與發展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