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6月20日 星期六

教育社會學

教育社會學

第一章 緒論:教育社會學的性質

一、 意義:探討教育與社會之間的相互關係;運用社會學的觀點與概念分析教育制度,以充實社會學與教育學理論,並藉以改善教育,促進社會進步。

二、 英國斯賓塞:人類社會與生物有機體極為類似,「有機比擬論」,以進化論說明社會發展過程,並以「超機體」的觀念來解釋社會文化現象。

三、 美國華德:社會導進論,主張透過有計畫的社會行動來改進社會。

四、 法國爾幹:「社會連帶」「集體意識」;教育的功能在使個人社會化,即在本性的基礎上建設其社會性,使個人從「自然人」變成「社會人」。

五、 德國馬克思:「經濟決定論」,經濟結構決定社會生活的其他層面,而且是不斷衝突的根源。對立、衝突、剝削、疏離等概念的分析,是其在社會學方面最大的貢獻。

六、 德國韋伯:資本主義發展的原因不只是經濟因素,其他(如宗教)因素亦有同樣重要的影響。

第二章 教育社會學的主要理論

一、和諧理論學派(結構功能論)

1、結構與功能

2、整合

3、穩定

4、共識:強調知覺、情感、價值的和諧一致性;主要原因是成員之間具有某些共同的價值與信念。

5、爾幹:教育的功能在使個人社會化,使每個人都能成為社會有用的份子;教育不僅使個人「社會化」,同時完成「個性化」。

6、美國帕森士:一個社會體系既經存在就應該維持其模式穩定不變(模式的維持),力求成員之間的協調合作(體系的統整),以實現團體目標(目標的達成),為迎合整體文化的變遷,本身亦應不斷的調整(調適的作用),以達成平衡發展。

二、衝突理論學派:從對立衝突、變遷、強制的角度來分析社會問題。

1、對立與衝突

2、變遷

3、強制:採取強制的手段迫使其他團體與之合作,而暫時維持社會的穩定與秩序。

4、「再製」「符應」「抗拒」「衝突」

5、馬克思,階級鬥爭論,經濟結構可決定社會生活的各層面,並且是產生革命與衝突的原動力;工人必須組織與發展「階級意識」,否則資本家將運用他們的力量來壓迫勞動者。

6、甘博維支,種族鬥爭論;齊穆爾,形式社會學。

7、達連德夫:在現代工業社會中,各種社會團體之間的衝突為無可避免的現象,而且工業上的階級衝突已經形成制度化。

8、柯索:衝突是一種社會事實,且有其積極意義,即在現代開放社會中,透過不同意見的表達,與社會結構的調整可消除各種不滿因素,而形成更穩固團結的社會。

9、美國包爾斯與金帝斯:公共教育之目標,在為資本階級服務:透過教育的社會關係與工作的社會關係之間的符應原則,產生再製的機制;而其基本的動力因素,乃是社會的經濟結構。

10、 爾: 「文化資本」為「符應」與「再製」的因素;既得利益者以諸如語言、文字、生活習慣等之「符號暴力」反映在社會生活中,「文化不利」者不僅在社經地位不利, 即使在教育過程中,他們也常被標示為低成就者,因而產生不利的影響;透過文化資本的中介,學校教育乃成為社會再製的機制。

11、 艾波:反對上述過份「決定論」的看法;學校教育本身也有相當的自主性,教育活動非常複雜,充滿矛盾、對抗、衝突等現象,學生並不完全被動地接納社會既存的價值與規範,尤其是學校的非正式文化,也常能「穿越」再製的循環,而發揮自主功能,促進教育正常發展。

12、 英國威里斯:勞工階級小孩的階級與行為反應勞工階級次文化,他們「抗拒」,對學術知識與資格文憑表現輕蔑的態度;認為學校與教師的權威是專斷的;是以難逃「勞工階級學生最後還是成為勞工」的命運。

13、 華勒:學校為一種處於暫時平衡狀態的專制組織,其師生關係是屬於「支配-從屬」的關係,彼此之間存在著對立的感情;也是對立、衝突、強制與不平等的存在。

三、解釋論學派

1、特 徵:日常活動,通常以日常活動為研究對象;主動性,互動雙方總有某種自主性,能決定自己的角色,並能創造彼此交互作用的過程與型態;意義,重視意義的詮 釋;互動與磋商,日常活動通常是指與他人互動而形成,意指交互作用的「動態」過程;主觀性,透過「理解」的方法剖析行動者如何對所處情境賦予意義,主張運 用「同李的瞭解」「互為主體性」來掌握行動者社會行為的意義。

2、胡賽爾現象學:回歸事本身,講求直觀本質,對事物「存而不論」,把經驗的特殊性「放入括弧」或以「還原」的方式找尋事物的本質與真相。「互為主體性」的觀念為重要的分析工具。

3、象 徵互動論(符號互動論):「鏡中自我」「情境定義」「標籤論」「戲劇論」人們在互動的過程中以象徵的符號來表達意念、價值與思想。而符號的意義隨個人與情 勢變化而有不同的解釋。不管此種解釋是否正確,常會產生和此相符應的後果。象徵互動論主要是以社會心理學的觀點來分析微觀的社會現象,所描述的是動態的人 際關係,而非廣大的社會結構。

4、美國葛芬柯俗民方法論:探討日常生活的態度與行為,即人們如何瞭解生活世界的意義;試圖分析人們在現實社會裡的日常生活方式。其概念有二,一是反省性,所有行動者都對本身的活動具有反省性,亦即批判能力;二是指標性,語言符號在不同情境下均有其特殊意義,互動雙方對於特定文化背景需有充分瞭解,始能有效溝通。主張採用「參與觀察法」從事學校內部人際關係分析,稱之為「學校教育俗民」。

5、知識社會學:知識是社會建構形成的,而課程是社會所組織的知識。學校教學與課程的實施,均由社會優勢團體掌控;他們根據自訂標準,安排並運用學校課程來灌輸某種價值、信念或意識型態,使學生被動接受事實,而壓抑其主動批判能力,結果形成不公平的社會再製現象。

6、馬 庫塞、哈伯馬斯批判理論:隨著科技文明發展而來的「工具理性」對人性形成扭曲與貶抑。因此要喚起人們從主體理性的批判為反省起點,進而促成社會大眾批判意 識的覺醒,這種批判與反省的自覺透過教育的作用,可導致社會變革。除了意義的理解,也強調客觀實體解釋的重要性,其理論試圖建立在個體意識反省及集體意識 活動之間所形成的「理性」規則。

第三章 社會變遷與教育改革

一、 意義:社會變遷是社會生活方式或社會關係體系的變異;社會變遷不只是社會結構的變化,也是人們態度、價值的變更。

二、 理論:

A、就變遷的途徑而言:

直式:孔德,由神學的、玄學的到實證的三階段論;司賓塞,將社會的發展

與有機體的演化相比擬,即將社會演化的過程為生長的過程。

循環式:史賓格勒,一切文明皆經歷出生、成熟和死亡的相同歷程;湯恩比

世界文化史的循環論,西方文明正處於危急存亡之秋,但在有創造力的少數者努力下,仍可度過難關繼續發展。

B、 就變遷的觀點而言:

和諧(功能)理論:強調社會體系中的各單元都是為了保持平衡和諧而發揮其功能。

衝突理論:衝突與對立是變遷的原動力。

C析變因的因素而言:

單因說、多因說

三、 社會變遷與教育的關係

1、在意識型態方面,教育常為意識型態的動因。

2、在經濟方面,教育常為社會變遷的條件。

3、在技術方面,教育常為社會變遷的結果。

四、 社會變遷中的教育問題

1、升學主義

2、人力供需失調,「高學歷,高失業率」、「有業不就,學非所用」、「盲目升學,原學習一技之長」,勞心與勞力之間、博雅與職業教育之間如何協調?

3、校園倫理,「安貧樂道和追求幸福生活」、「師生暴力相向」、「社會重視師道觀念,批評也嚴」等。

4、教育僵化惰性。

5、學校教育與社會需求脫節。

6、終身學習社會尚待建立。

7、教育機會均等亟需增進。

8、偏重智育的考試文化。

9、課程、教材與評量方式亟待改進。

10、 多元師資培育體系猶待改進。

11、 教育資源運用效率有待提高。

第四章

沒有留言: